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屏幕的世界。 屏幕出现在我们的手腕和手掌上。 我们眼睛看到、手指每天接触最多的东西就是平面屏幕。 超薄屏幕已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平板屏幕出现并接管我们的生活实际上还不到二十年。 在此之前,当人们提到屏幕时,他们会想到笨重、笨重且昂贵的CRT显示器。

随着低成本液晶面板技术的成熟,笨重的CRT技术像胶片相机和CD唱片一样很快被时代抛弃。 它成为又一个在数字时代未曾告别而消亡、被人们埋葬的“历史性技术”。 在仓库、二手电器商店和回收箱中。

2000年,CRT显示器出货量达到顶峰,达到9000万台; CRT电视的销量也在2005年达到顶峰,达到1.3亿台。 但现在,你只能在经过一些废品场时才能看到它们。 看看这些“大 *** ”显示器。

▲ 图片来自:Lotf

CRT 几乎已经成为过时的代名词。 不过,随着复古游戏的重新流行,CRT显示器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一些玩家的口中。 可能令您惊讶的是,拥有一台 CRT 显示器正在成为一件有趣的事情。 时髦的东西。

复古游戏引发CRT回潮

游戏是一个巨大的市场。 据数据分析机构统计,全球约有27亿玩家。 即使游戏被划分为细分类别,但所有类型的游戏都拥有相当数量的粉丝。

对于其中一些玩家来说,电子游戏已经成为他们生活经历的重要组成部分。

他们见证了游戏从8位到全息模拟的发展过程。 随着游戏的画面越来越逼真、机制越来越多样化,他们发现在日益复杂的游戏中很难重新找回小时候玩游戏所获得的技能。 纯粹的幸福。

他们没有期待更多有趣的新游戏,而是选择回到过去,翻出柜子底下藏着的红米通、N64、PS2,重温曾经让他们感动死的塞尔达、勇者斗恶龙、最终幻想等。 。 的经典作品。

在网络上,这些复古游戏爱好者乐于称自己为“落后时代的玩家”。 曾经“互相交战”的任天堂、索尼、世嘉粉丝们现在除了讨论哪款游戏之外,还能平静地交流关于游戏的美好回忆。 值得回忆的是如何在一生中清除索尼克。 很多玩家在这里交流玩复古游戏的心得。

玩复古游戏很容易。 你可以在电脑上安装模拟器来玩它们,但玩起来很难,因为现在很难在清晰的屏幕上检索你内存中的图像。

许多玩家发现,在液晶屏上玩复古游戏时,液晶屏在显示单个像素时往往过于精确和锐利,使屏幕看起来像放大的马赛克,是两条垂直和水平线交织在一起的十字绣。

人们总是热衷于清晰度,希望把一切看得越来越清楚,但这对于复古游戏来说并不是一件好事。 让一切看起来都那么粗糙、糟糕,与玩家美好的回忆不符。 矛盾——皮卡丘在记忆中看起来可爱多了。

难道是因为记忆给画面加上了美丽的滤镜?

也许不会。 CRT Pixel 账户在 LCD 和 CRT 显示器上拍摄了同一款游戏的照片进行比较。 在CRT显示器上,原本粗糙的像素变得更加平滑、清晰。 很多玩家表示,这就是他们所熟悉的。 闻。

老游戏的分辨率不高,但搭配老显示器时,显示效果比新液晶显示器好很多。 这似乎是复古游戏玩家们的共识。 每当新玩家想要进入游戏,回忆一下PS2和Wii的时候,即使是在世嘉土星的美好时光,“首先你需要一个CRT显示器”也是老玩家最真诚的建议。

索尼、JVC、日立等CRT显示器厂商或许没有想到,在宣布CRT消亡十多年后战神复古,CRT却在不经意间迎来了一场“口碑营销”。 购买CRT显示器已经成为游戏玩家的回归点。 幸福星球的钥匙。

为什么在 CRT 上玩复古游戏更好?

为什么使用现在的液晶技术玩老游戏时,效果比使用CRT差? 这是因为LCD和CRT的成像原理不同,导致输入延迟和画面差异较大。

如果您尝试将旧游戏机连接到当前的 4K 或 8K 超高分辨率平板电视,按下手柄上的按钮后,您可能会注意到画面和屏幕的反馈存在细微但可察觉的差异。手指的动作。 延迟。

这是因为老游戏机输出的画面往往只有240P或480i的分辨率,而高清电视需要时间对画面进行解码和拉伸,可能会造成数百毫秒的延迟。

当你在玩《超级马里奥兄弟》或《赛车》等对及时响应要求较高的游戏时,这种无法及时响应的延迟可能会毁掉你下午的游戏体验。

在CRT显示器上,由于其先天的成像原理特性,这种即时响应不是问题。

我们要从CRT显示器的成像原理说起。 CRT实际上是阴极射线管(-Ray Tube)的缩写。 它之所以有一个巨大的“ *** ”,是因为里面有一个真空阴极射线管。 包含一支或多支电子枪。

前玻璃盖上覆盖有可以发光的荧光粉。 成像过程实际上是电子枪发射电子,撞击荧光粉而发光。

▲ CRT屏幕的超慢动作拍摄,可以看到电子束扫描

当电子枪以极快的速度依次点亮整个屏幕的荧光粉时,利用眼睛的视觉残留,我们就可以获得清晰的画面。

▲ 马里奥的扫描过程

电子枪的发射速度比我们想象的要快得多,而且一直在发射,所以当你按下手柄上的按钮时,屏幕上就会反映出你以超快响应时间(通常小于0.01毫秒)的操作,带来了近乎延迟——免费操作体验。

回到我们感知到的最明显的画面,CRT之所以能够“锐化”LCD清晰图像的边缘,主要原因在于两者的像素构成不同。

就像你现在使用的手机或电脑屏幕一样,当你用显微镜放大时,你会发现液晶面板实际上是由红、蓝、绿的小点组成的。 三种颜色的小点可以组成一个像素,通过控制小点的亮度来形成颜色。

图形和像素之间存在点对点的关系。 图形的分辨率越高,边缘越精细。

当你仔细观察CRT屏幕时,它也有红、蓝、绿三色小“点”,但与液晶面板不同的是,这些实际上是交错的荧光点,不发光。

当电子束撞击这些荧光点时,三种基色会发出相应的亮度,形成我们看到的颜色。

与液晶像素不同,这些荧光点整体不发光。 相反,它们可以发射一半甚至部分电子,具体取决于电子的能量。 因此,显示图形的边缘会有柔化效果。 事实上,CRT 显示器没有绝对分辨率,因为它没有实际像素。

因此,原本颗粒状的像素游戏画面在CRT显示器上不会那么刺眼,而CRT隔行显示的扫描线效果可以给画面带来更平滑的边角和真实感。 这种效果有时候真的会让人着迷。

也就是说,老游戏是基于CRT时代的显示技术而诞生的。 因此,如果你想真实地还原老游戏的真实图形,同龄的CRT显示器确实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CRT 会像机械键盘一样流行吗?

CRT显示器因更低成本新技术的诞生和普及而被市场抛弃,游戏又重新回到人们的视线中。 这听起来和另一种热门游戏外设——机械键盘的故事几乎一模一样,那么问题来了,CRT显示器会像机械键盘一样复兴吗?

就像机械键盘被更便宜的薄膜键盘击败一样,CRT被LCD淘汰并不是因为图像质量差,而是因为成本和易用性。

在一项有趣的测试中,他们将一台 22 英寸索尼 FW900 特丽珑显示器连接到一台现代高性能 PC,并尝试运行 2019 年 AAA 杰作《》。

有趣的结果是,开启RTS光线追踪效果后,显示效果不会输给时下流行的4K游戏显示器,甚至在动态细节方面,FW900更胜一筹。

更多网友也对这些顶级CRT显示器的性能进行了现代测试。 既然没有它就没有绝对的分辨率,只要屏幕比例合适,无论是PS5的次世代游戏还是APEX、CSGO等热门竞技网游,CRT都表现流畅,一切看起来都是那么清晰和光滑。

不过,这股 CRT 热潮只止于铁杆游戏玩家圈子。 虽然顶级CRT显示器的性能确实比大多数廉价普通液晶面板要好,但想要体验这种复古浪潮体验之前,你需要先解决一个问题。 有很多麻烦。

首先是接口问题。 后来的CRT显示器都配备了VGA、DVI-I等输入接口,听起来很古老,但至少你可以通过HDMI转接线连接到电脑上,这并不麻烦。

▲ 不同的界面得到的最终画面也不同。

当您想要连接您的旧游戏机时,您需要考虑是否使用 RGB、S-video 还是 BNC 接口,甚至可能需要考虑适配器以实现更佳的色彩输出。 不同的输出形式直接影响你最终的画面效果听起来比选择HDMI 2.1或DP 1.4要复杂得多。

其次,还有损坏率的问题。 CRT 已经停产近 20 年了。 CRT显示器的大部分部件都老化且难以更换。 而且,还需要对这么老的显示器进行色彩和画面的校准,这是非常困难的。 显然CRT显示器只适合具有动手能力和专业知识的铁杆游戏玩家。

最后但并非最不重要的一点是,CRT 显示器非常重并且占用大量空间。 以传奇的索尼FW900为例。 重42KG,占地约0.3平方米。 移动或放置它并不容易。

而且这些顶级CRT屏幕的价格并不一定比液晶屏幕便宜。 在二手交易平台上,品质好的FW900的价格比全新的iMac要高很多。

相比之下,iMac 的厚度仅为 11.5 毫米。 除了漂亮的24英寸高清大屏之外,它还拥有与iPad Pro相同的M1芯片以及可以指纹解锁的彩色键盘。

因此,CRT的高成本、高价格注定很难再次进入大众的生活。 它就像胶片相机一样,在某些时候表现更好,但各种不便之处使得它们并不适合所有人。

2015年,随着最后一家CRT厂商停产,CRT正式进入生命倒计时。 幸运的是,CRT 并没有被抛弃,而是没有被遗忘。 但当最后一台 CRT 显示器熄灭时,还有人记得复古游戏的美丽画面吗?

人们记住了胶片,于是就制作了各种胶片滤镜,以较低的成本模拟胶片的味道。 同样,人们也在为CRT制作模拟滤波器。 在某些模拟器上,还可以使用 LCD 面板模拟 CRT 独特的扫描线效果。

▲ 图片来自:Lotf

以更现代的方式保留过去的美好可能是记住旧技术的更好方式。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作者:admin,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天心神途传奇手游发布网

原文地址:《20年前的“大 *** ”显示器正在成为游戏玩家的顶级》发布于:2024-01-02

发表评论

表情:
验证码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53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