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云鹏牺牲后,其父亲李孟祥(前排中)与“刘老庄连”指战员合影。
黄克诚将军题词
烈士陵园正门
部队接受检阅
2015年9月3日,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盛大阅兵仪式在天安门广场举行。 *** 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 *** 发表重要讲话并检阅受检部队。 其中,英雄模范单位“刘老庄连”接受了祖国和人民的检阅。
那一刻,“刘老庄连”的不朽名号和赫赫战功再次引起了中国人民的关注和感慨! 又到了8月1日,我们再次回顾这个英雄的连队:面对20倍于自己的日伪军,全连82名战士毫不畏惧,英勇作战,奋战到最后一口气。最终,所有人都为自己的国家英勇牺牲。 这个闪耀在历史上的连就是新四军第3师第7旅第19团2营4连,又名“刘老庄连”。 是中国人民 *** 第54集团军第127师第379团4连的前身。
82热血英雄刘老庄:英雄号诞生
1943年3月16日,为解除苏北我军对王伪政权“淮海省”心脏地带徐州的威胁,日军第十七师团团长川岛集结了多名3000日伪军对苏北淮海抗日根据地进行“铁攻”。 “围剿”,企图用重兵围剿,一举摧毁淮海抗日根据地。 于是,敌军兵力分成11个团,合击在流塘河北岸(今牧阳、涟水的界河)的淮海区党政领导机关。 为保障淮海区党政机关安全转移,新四军第3师第7旅第19团2营4、6连(团长胡丙云)勇敢前行阻挡了各界敌人,成功逃脱。
3月17日,日军总司令川田雄又故技重施,指挥日伪军再次分头合击。 4连、6连在淮阴北部老张集、朱都庄地区再次与敌激战。 半天后,黄昏后他们再次成功爆发。 4连能打能躲,转移到老张集西北刘老庄休息。 刘老庄是苏北平原上的一个普通村庄,当时人口不足百户。 村民们万万没有想到,即将到来的一场恶战,会让庄子名垂青史!
3月18日凌晨,4连连长白思才(江西老区人,中央红军老战士)正在休息片刻,获悉敌人已向南潜行5里。刘老庄。 原来,日本首领川岛铁了心要作恶,重兵合击刘老庄地区。
白思才一跃而起,与4连指导员李云鹏(江苏徐州人,延安抗大毕业)短暂碰头,立即命令各排立即 *** 撤离到村西北的一条交通沟(苏北地处平原,无险可守,抗日游击战士就挖了一条宽5尺、深4尺的交通沟,以便于隐蔽、伏击、阻击) )。 然而,走了没多久,战士们就发现,穿过邻近村庄的交通沟还没有挖好,根本没办法通过。 白思才只好带领大家退出交通沟。 这时,一队敌军骑兵向交通沟疾驰而去。 部队一跳出交通沟,敌军骑兵就向前冲去。 这真是一场狭路相逢啊!
白思才的步枪开火,随后众人一起开火。 更先的几名骑兵被射杀,摔下马。 后面的人见势不妙,连忙后退。 敌方骑兵暂时被击退,但身后的黑暗步兵却冲了过来。
根据战斗情况,4连为了更好地保存自己,杀死更多的敌人,更好撤退到刘老庄,利用房屋、石墙等有利地形作为掩护,等待援军。 不过,白思才和李云鹏考虑道:村里还有很多人没有来得及撤离。 如果战场放在村子里,伤亡更大的就是老百姓。 因此,他们决定撤退到交通沟,就地组织防御。
很快,敌方步兵就冲到了仅50米外的阵地。 白思才亲自掌握的重机枪轰鸣一声,全连猛烈扫射。 日军溃散,留下十几具尸体,再次逃跑。 。 这两场接触战,4连没有人员伤亡!
日军首领川岛见先头部队被打,愤怒地喊道:“附近各界人士立即包围刘老村。” 不久,一千余名日军和六百余名伪军从四面八方聚集到刘老村。 村庄附近围成了一个圆圈。 这群日军作战技术精湛,骑兵、炮兵装备精良。 他们还携带山炮、92步兵炮、迫击炮、手榴弹等重型武器。 4连数十人已先行撤退,战场上仅指战员82人。 敌我双方的兵力和装备差距巨大。 一场恶战即将开始。 这就是著名的“刘老庄之战”,曾被《中国军事》记载。 百科军事史卷:
……18日上午,日伪军发起第三次合击。 十九团二营四连被困刘老庄。 该连82名官兵多次与日伪军进行肉搏战,击退其骑兵多次猛烈进攻。 此后英雄合击,日军改变战术,重新装备火力,用机枪、火炮集中火力,同时命令伪军进行火线宣传,企图紧急迫降。 当弹药和食物耗尽时,4连战士们不屈不挠,冷静地拆除了机枪和步枪,烧毁了文件,埋葬了倒下的战友,并聚集了剩下的20人进行最后的突围。 17:00左右,4连全歼日伪军100余人。 (参见《中国军事百科全书》军史卷条目“刘老庄之战”)
夕阳西下,敌军发起第五次总攻,冲到4连阵地前沿。 白思才怒吼:“杀!” 霍迪从壕沟里跳了出来! 李云鹏挥舞着刺刀步枪,跟着白思才冲了上去。 在雄壮的杀戮呐喊声中,4连战士们拿起刺刀,与敌人展开肉搏战:刺刀弯了,就用枪托砸碎;刺刀弯了,就用枪托砸碎;刺刀弯了,就用枪托砸碎。 如果枪托坏了,他们就会用小铲子砍断。 ; 铲子剪断后,用双手捏住; 手无力的时候就用牙齿咬...
经过一场惊心动魄的战斗,4连战士全部倒下。
这时,川岛惶恐地来到4连把守的阵地,试图寻找一些“战利品”。 然而,他不仅没有抓到一个俘虏,甚至连一把完整的枪都没有找到。 川岛仔细清点了血泊中的对手人数,结果让他惊讶地发现:与他战斗了将近一天的1600多人,只有新四军的82人连,而170多人他的部队失去了生命。 超过200人受伤。 这时,手握指挥刀的川岛突然哀嚎道:“新四军好厉害!”
4连82名战士全部牺牲在刘老庄的消息传到了新四军第三师师长黄克成那里。 将军对他深感钦佩,并以第3师党委的名义将第4连命名为“刘老庄连”。 随后,以涟水独立团一个连为主体组建了新的第4连。 这就是“刘老庄连”的之一批官兵。
就这样,一个英雄号诞生了! 这个数字的背后是荣耀与辉煌:
解放战争时期,“刘老庄连”从白山、黑水奋战到天涯海角,为新中国的成立立下了赫赫战功。 曾荣获“南进胜利”锦旗,立下汗马功劳; 1950年,解放海南岛战役中,“刘老庄连”创造了木船撞战舰的奇迹,并被传为佳话; 新世纪以来,从长江大堤到汶川地震灾区,从胶东湾口到东南沿海,从中原腹地到维和战场,它从抗日战争的烈火中崛起。战争。 “刘老庄连”官兵正以崭新的姿态阔步前行。
“这是人民的心声:只为烈士不再无名!”
刘老庄战斗中,新四军指战员表现出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精神,严重打击了日伪军的嚣张气焰。 随后,伪“淮海省”省长郝鹏举为了表达对日本主子的“忠诚”,专门为此战向日军“献计献策”:“与共军作战时,你们不能四面包围,因为共军顽强,必败无疑。” 如果奋力抵抗,围攻者将会死伤惨重,得不偿失。”
刘老庄82烈士的英雄事迹受到八路军、新四军领导的高度赞扬。
八路军总司令朱德在《八路军新四军的英雄事迹》一文中指出:“我军仍然创造了许多前无古人的英雄业绩,涌现出许多优秀的新英雄”。诸如著名的平型关大捷、火烧阳明堡、敌机、让敌人闻风丧胆的百团大战、狼牙山五勇士的英勇跳伞……淮北刘老庄之战,82连里的人壮烈牺牲……都是我军指战员英雄主义的更高体现。”
将刘老庄之战与林彪指挥的平型关大捷、彭德怀指挥的百团大战相比较,可见朱先生对八十二勇士的尊重。
作为新四军代理军长,陈毅更是倍感荣幸。 他盛赞:刘老庄八十二勇士血战,是“惊世骇俗,神泣的壮举!” 他在《华中新四军》一文中写道:“伪 *** 从侧面传出,敌军深深敬佩我军为国牺牲的英雄精神……为国家牺牲的烈士们当然可以作为榜样。”
刘老庄,这个苏北的一个普通村庄,从此与英勇的四连结下了不解之缘。 当地群众坚持以各种方式纪念这些革命先烈。 刘老庄战斗一结束,人们就为烈士修建了一座三尺高的土墓。
抗战胜利后,当地群众用砖石修建了“八十二烈士陵园”。 牌楼式大门两侧刻有李亦孟题写的挽联:“从陕西到苏北,敌后名声传遍天下;从黎明到黄昏,全连队奋战,死在刘庄。” 1946年内战爆发后,墓园被 *** 军队炸毁。
1955年,在当地重建了82烈士墓和陵园。 原新四军第三师副师长张爱萍在新墓碑上题词:八十二烈士,抵敌三千,以少胜多,英名永传。 原新四军第三师师长黄克诚也题词:英勇战斗,英勇牺牲,做模范军人,为民族光荣。 1958年3月,为纪念烈士牺牲15周年,植树82棵青松。 现在它们枝干粗壮,树木高大翠绿。 1996年,82烈士领袖胡丙云将军在北京逝世。 按照他的遗愿,他被安葬在“八十二烈士陵园”,陪伴部下。 2000年,当地建成82烈士纪念馆。 10年后重新修缮扩建,于2013年3月18日刘老庄战役70周年时重新向公众开放。 2014年9月1日,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9周年前夕,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部民政部公布了之一批300名著名抗日烈士和英雄群体。 “老庄连”刘82烈士集体评选。
遗憾的是,由于战乱,“刘老庄连”82名烈士中只有17人留下了名字。 他们是:白思才(连长)、李云鹏(指导员)、史学福(副连长)、魏庆忠(排长)、蒋元连(排长)、刘登富(排长)、王士祥(排长) )、李道河(排长)、马汉良(排长)、刘忠胜(班长)、王宏远(班长)、王忠良(班长)、罗乔(文员)、孙尊明(文化老师) 、杨林彪(卫生员)、王步珠(战士)、田志新(战士)。 也就是说,烈士中还有65位无名英雄。 他们是谁? 你的家乡在哪? 你有过怎样的人生故事? 几十年来,这些问题一直萦绕在很多人、特别是淮安人民的心头。
2011年春, *** 总政治部、民政部推动“烈士安抚工程”(又称“请烈士回家”),在全国范围内集中安葬烈士。 作为刘老庄战役发生地的党报,淮安日报于2011年3月开展了大型 *** 采访活动“只为不再无名的烈士——寻找‘刘老庄公司’无名烈士” 。
3月至11月,搜寻队沿着“刘老庄公司”当年的路线行驶15000多公里,先后走访北京、山东、河南、安徽以及江苏南京、徐州、盐城、宿迁等地。 采访对象包括来自4个省(市)9个地市的新四军老战士和党史、军史、地方史专家以及烈士亲属、老年目击者等330余人。 同时,他们查阅了大量当地革命烈士名单、党史、县志。 他们多次前往国家档案馆、中国人民 *** 档案馆、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 *** 档案馆等处,查阅大量档案材料,发现40余件关于“刘老庄连”烈士的线索有很多。 随后,他们邀请党史、军史专家进行反复研究分析,最终确定其中9人为“刘老庄连”82烈士成员。 他们的著名名字有:宋迎春、刘守业、蒯德山、袁培臣、张立伦、胡志发、金贤柱、翁兆发被任命为国家监察员。
2011年12月23日, *** 、江苏省军区、淮安市委、市 *** 在刘老庄隆重举行“只为烈士不再无名——新四军刘老庄连”隆重仪式淮安八十二烈士陵园。 “烈士安抚工程”推介仪式揭晓了宋迎春等新发现的9位烈士名字,让他们的事迹永垂不朽。
当蒯德山烈士后人向 *** 采访活动主办方表达感谢时,他们真诚地说:“这是人民的心声:只为烈士不再无名!”
英雄家属的坚持:
“记住,你大哥的战友也是你的兄弟。”
李云鹏是八十二英雄中的秀才,也是父亲李孟祥一生的骄傲。 20世纪30年代,中日战争紧张,当地著名知识分子李孟祥常常在家中感叹国难。 在耳目熏陶下,年轻的李云鹏树立了“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报国志向。 1939年2月,八路军苏鲁豫支队途经沛县,李云鹏主动请缨参军。 李云鹏离家四年来,家人一直惦记着他。 刘老庄之战前,他给家人写了两封信,成为家人唯一的记忆。 直到他去世一年后,他的家人才得知他的死讯!
李云鹏去世后,李家人始终不知道李云鹏葬在何处,也不可能探望他。 这段悲痛让李家持续了20年。 1963年3月,李家人听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纪念刘老庄战役20周年的文章,得知李云鹏死亡的具体地点和时间。 听到这个消息后,李孟祥非常兴奋,迫不及待地出发了。 他之一次来到82烈士刘老庄墓前。 这是1939年儿子离家后,父子的之一次“团聚”,已经25年了! 当时,他从徐州坐火车到淮阴,再乘坐每天仅一班的公交车到达刘老庄。 当时,老人已经70多岁了。 他一大早出发,深夜才到达刘老庄。 他总是晕车,吃不下东西。 不过,每年3月18日烈士纪念日他都会去刘老庄,瞻仰82位烈士墓。 直至去世,他从未停止过。
李梦祥为自己的儿子感到骄傲,这一点也体现在他给小女儿起的名字上。 她的名字叫爱云——深爱云鹏的大哥。
李云鹏去世时,他的妹妹李爱云尚未出生。 谈起大哥,她自豪地说:“大哥是我父亲一生中更大的骄傲,也是我一生中更大的骄傲。” 小时候,李爱云最快乐的时光就是晚饭后听爸爸给大哥讲故事:“爸爸告诉我,我大哥从小就很聪明,会自己造枪,经常练习枪法”和拿着自制枪的朋友们在一起,他总是挂在嘴边的一件事就是:我们的枪一定是瞄准日本人的!每次听到父亲说,看到弟弟惨死,我都会情不自禁地流下眼泪。 ” 虽然从未见过大哥,但李爱云是听着大哥的故事长大的,对大哥的自豪感与日俱增。
李爱云早就想到去刘老庄悼念大哥,但家里并不富裕,只能负担父亲的路费。 直到1967年3月18日,李爱云的愿望才得以实现。 走到坟墓前,李爱云忍不住跪在地上,摸着大哥的遗像,放声大哭,表达了对大哥的思念。 那天也是李爱云命运的转折点。 她的心仿佛立刻就生了根,深深地扎进了大哥那片血迹斑斑的土地里。 从刘老庄回家后,她萌生了去刘老庄工作的想法。 1969年春天,正是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时期。 三岁时,李爱云就想加入刘老庄队。 她的想法很简单,就是想和大哥更亲近一些。 今年7月,刚刚20岁出头的李爱云告别了家里的父母,跳槽到了淮阴定居。 告别时,父亲语重心长地对她说:“记住,你大哥的战友也是你的兄弟,你到了刘老庄,要经常去看望他们,不要忘记他们。” 李爱云牢记父亲的嘱托,从那时起,每年清明节和刘老庄烈士忌日,她都会去瞻仰82位烈士的坟墓,视他们为自己的兄弟。
刚到淮阴时,根据当时淮阴县委的安排,李爱云被分配到刘老庄大队之一队去当农民。 此时,淮阴正在实行旱改水。 李爱云白天和大家一起工作,推磨着、扛着一切,不落人后。 晚上,她作为该旅民兵营副营长,还带领民兵进行训练。 有时训练会持续到深夜。 生活确实很辛苦,但她从不抱怨苦、累。 用她的话说:“兄弟,我在这里就不怕牺牲生命,受一点苦又有什么关系呢?” 她戴着近视眼镜,身材娇嫩,但工作却很努力。 渐渐地,村里的人都喜欢上了这个来自城里的小女孩。 他们可怜她,对她喊:“傻丫头,别累了!”
加入刘老庄不到半年, *** 政治部就向她发出调职令,要求她到淮阴县人武部报到参军。 面对这个调动令,李爱云的心开始狂跳起来。 当一名军人是她从小的梦想。 如果她去的话,她的心愿就能够实现了。 但她也想,如果她去了,那就是占了哥哥的便宜,别人就会说李爱云是在拿哥哥当跳板。 这样做,我为长眠在这片土地上的兄弟感到难过。 想到这里,李爱云放弃了这个机会。 第二年,组织安排李爱云考复旦大学,但她再次拒绝,把这个宝贵的学习机会让给了看守烈士陵园的工人子女。 这一次,乡亲们实在受不了了,动员她离开这里。 乡亲们不忍心看到一个知青在农村受苦一生。 但李爱云坚持自己的决定。 不理解她的村民都说她“傻”。 其实她的想法很简单。 “我来刘老庄的时候从来没有想过要离开刘老庄。我不能因为条件艰苦而半途而废。如果人们既然都选择逃避痛苦,那么没有人会得到甜头。我既然是李云鹏的妹妹,就让我承受痛苦。” 后来,李爱云嫁给了当地一个普通小伙子,彻底扎根于淮阴。 过着平凡的生活。 1999年,当得知县 *** 要筹集资金修建82烈士纪念馆时,李爱云夫妇将家里仅有的1000元积蓄捐给了 *** 。 当时,夫妻俩每月拿不到1000元的工资。 如今,李爱云除了为兄弟扫墓外,还负责向游人讲述82烈士李云鹏、刘老庄的事迹。 淮阴师范学院附属中学、淮阴青少年活动中心、刘老庄中学等学校都留下了她深情的讲述。 正如她所说:“让更多的人知道抗战胜利来之不易,是我能为兄弟们做的更好的事情。” 错过的方式。”
天气晴朗的时候,李爱云总是去烈士陵园参观。 此时,82棵青松郁郁葱葱,庄严肃穆。 仰望82棵青松,李爱云心里总是对兄弟们说:“我今年70岁了,但只要我还有一口气,我就会在你们身边。”
(本文作者为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警察学院教授)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作者:admin,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天心神途传奇手游发布网。
原文地址:《英雄合击 《刘老庄公司》:荣耀与传奇》发布于:2024-01-07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