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凤舞歌盛,鱼跃人乐太平”。

2月22日是元宵节。 在丰顺县蒲寨镇,火龙广场烧了四条火龙。 阴雨天气挡不住。 “龙”活动吸引了来自梅州、潮汕地区、珠三角地区、福建省、江西省和香港地区的数万名观众。

数十名赤膊男子手持火龙围着火龙狂舞火龙传奇,火焰喷出,将整个火龙盛宴接连推向 *** 。 (程晓丹、卢胜文摄)

当天下午4:00左右,观看火龙表演的人们陆续前来。 看火龙表演的人陆续来了。 来自珠三角和港澳地区的近千名游客和摄影爱好者,以及数十名媒体记者也“长枪冲刺”四处走动,随时捕捉精彩镜头。 晚餐后,夜幕降临,小镇灯火通明。 夜幕降临,“龙神洞”的人群已经人山人海,期待着“火龙出洞”。 6时许,参加演出的村民接上“火龙”,由一群少年组成的鼓乐队领路,火龙队向演出现场行进。

蒲寨火龙表演包括“烧火龙”、“烧玉门”、“烧烟架”三大项目。 晚上8点,蒲寨火龙广场已经人头攒动,“火龙燃烧”活动正式开始。 枪炮轰鸣三声后,先是四周的锣鼓响起,场面热烈起来; 土枪三声深沉的响声后,火索(一种像绳子的火炬,用竹篾制成)队、欢乐炮队和鼓乐队领出“火龙”。 赠品为“金龙出洞”。 接着,“火龙”被尊贵的长老点燃,数十名赤膊壮汉手持“火龙”,在绣球花的挑逗下绕场飞舞。 只见“孔雀”、“金鲤”、“龙虾”争先恐后开路。 “龙焰”也光芒四射,口中吐出“火舌”,龙身两侧有“火索”舞动。 顿时,金龙吐出一串串金色的珠子,龙身闪烁,散发出七彩的火花。 刹那间,“火龙”号在火海中翻腾起舞,流星漫天,礼炮声、欢呼声、相机快门声此起彼伏。 手持“火龙”的战士们光着肩膀,让火星洒在身上。 “火花溅在皮肤上起水泡,寓意金钱和好运。” 一位曾七次参加“火龙焚烧”活动的当地村民这样说。 大约10分钟的时间,一条龙烧完了,其他的龙一条一条的出来,争奇斗艳。 22元宵节当晚,蒲寨火龙广场共焚烧了4条“火龙”。 烟雾缭绕中,火龙广场化作一片欢乐的海洋,“火龙燃烧”活动推向 *** 。

据考证,蒲寨烧火龙至今已有270多年。 传说,“火龙焚”活动的举办地——龙神洞,是由一条恶龙的龙身化成的。 这个地方曾被称为“龙身”,是每年元宵节烧龙的地方。 相传古时,东海龙王之孙“卓龙”不满被派往莲花山治荒。 龙王得知情况后,派清风公主大义灭亲,将“浊龙”斩成四段,分作四处。 浊龙腰置于蒲寨镇东南,后人称之为“龙身”。

为纪念清风公主为百姓除害,祈求来年风调雨顺,蒲寨火龙应运而生。 经过270多年的演变发展,今天的蒲寨火龙秀已经形成了“玉门”、“烟架”和“火龙”三个部分。 先从观景台上点燃一只“老鼠”的导火索,“老鼠”跑去点燃“玉门”和“烟架”。 出现。 最终,村里德高望重的长辈“点龙”,光着膀子的武士们手持“火龙”,在烟花火箭漫天的天空下,舞动着龙身,摆弄着龙尾。 场面非常壮观。

据介绍,火龙的龙身一般长35-40米,可分为七节、九节、十一节或十三节,十五节的极少数。 做火龙,一横为阳,二横为阴。 因为奇数是正数,所以龙身的数量多为奇数。 然后在龙身形框搭好后,用几层白纸或宣纸裱面,再贴上白布将龙身各节连接起来,绘上龙鳞,最后涂了一层特殊的防水材料。 .

一条巨龙一般需要十几个人合力打造,需要一周的时间才能完成。 如果只有一个人来做,整个骨架搭建起来需要两个月的时间。 至于“火龙”,周围环绕着五颜六色的灯泡和各种烟花火箭,每条龙身重约80公斤,龙头重达数百公斤。 通常需要40人左右才能举行。 在大家的配合下,表演时可以张嘴、吐珠、鞠躬、摇尾巴、喷火等。 他们还可以在舞蹈过程中自动点燃和发射各种类型的烟花和火药。 场面相当壮观。

此外,为丰富活动内容,除了主赛事“火龙”外,还有拍摄“玉门”祈求来年风调雨顺的环节。 “御门”一般高6米,宽10米。 它有一个正门和两个小门。 里面放着各种烟花,是用导火索连接起来的。 火龙旁边的“鲤鱼、虾、鱿鱼”也是用同样的方法制作的,俗称“龙灯队”,用来增加观赏性。

据《丰顺县志》记载,早在乾隆六年(1741年),蒲寨镇就有表演火龙的习俗。 每逢元宵节,蒲寨镇村民出资出力制作火龙,并在元宵当晚在蒲寨龙身(地名)举行火龙表演,祈求风调雨顺,年年丰收,平安吉祥,年年好运。 安全。 每年元宵节之夜,都会吸引周边数以万计的民众前来观看,几乎年年盛况空前。

按照传统程序,火龙燃烧活动需要长老们从观景台上点燃一只“老鼠”的导火线。 这时,火索队、快乐炮队、鼓乐队出动,在人群中开辟一条通道,引出“火龙”。 开场,“火龙”队绕场三周向观众敬礼,以求“金龙出洞”。 表演者赤膊上阵,高昂龙头,舞动龙身,拨弄龙尾,鱼虾穿梭。 随后,快乐大炮队点燃了缠绕在竹竿上的鞭炮,绕着场地跑来跑去山西魔域,时不时地朝人群中吹去鞭炮,震耳欲聋的声势让人们纷纷后退。 接着,尊贵的长老们点燃了“火龙”,顿时,这条火龙全身电光四射,五光十色,耀眼夺目。 锣鼓声、鞭炮声、呐喊声、欢呼声中,烟花盛放,火花交织,犹如火龙在火海中腾空舞动,气势磅礴。

据说,当烟花溅到几十个舞着火龙的光着膀子的人身上时,如果把“泡泡”(地方口音“泡泡”与地方口音的“票”同音)烧在皮肤上,意味着钱滚滚而来。预兆。 而拿龙头的人,新的一年一定会有“大吉大利”。

一条龙从点燃到熄灭需要绕场3圈,时间约4分钟。 一条龙烧完后,回到笼子里,再引另一条龙出洞。 而三龙“归来”之后,演出结束后,村民们还需要回到自己的屋子里继续“烧烟架”活动。

在“火龙焚”活动的前几天,还有一个“重头戏”——竞领。 活动由村里的长辈主持,村民竞相竞标。 中标后,以放鞭炮的形式公布。 竞标“龙头”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获得一点“龙气”以求吉祥。

蒲寨火龙以其场面凶猛壮观、动作惊险刺激、观众众多,已成为观赏性极强的大型喜庆演出。 先后在广西、福建、广州、深圳、珠海、肇庆等20多个省市演出。 经过。 如1987年参加广东省首届民间艺术节演出; 1990年应邀参加福建省“国际水仙节”演出; 1992年应邀参加珠海“海上欢乐节”演出。 受邀参加“梅州客家联谊”庆典暨世界客家联谊大会”演出...

近年,《火龙》也飞到台湾演出。 蒲寨火龙已成为中国民间艺术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遗憾的是,由于火药的限制,蒲寨火龙目前还未能走出国门。” 火龙非物质文化传承人张子瑾说。

据丰顺文化馆负责人介绍,蒲寨火龙是蒲寨镇村民庆祝元宵节特有的民俗活动。 是表达勇敢无畏精神,祈求国泰民安,生活富足的一种独特方式。 也是中国龙文化的独特表现形式,具有民间传说研究的价值。

为保护这一珍贵的文化遗产,丰顺县委、县 *** 早在2000年10月就成立了“火龙基金”,成立了“丰顺县蒲寨民间火龙烟花艺术研究会”,研究开发火龙制作技艺及表演。 (杨英森、卢胜文)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作者:admin,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天心神途传奇手游发布网

原文地址:《“烧火龙”活动吸引数万名观众进场观赏》发布于:2023-03-23

发表评论

表情:
验证码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134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