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7日上午,北京外国语大学博士生导师孙晓萌教授在外国语学院22幢301教室作了题为“历史的书写与非洲现代文学的生成”的精彩讲座,讲座由胡美馨教授主持。
孙教授以研究非洲文学时的认识与研究范式引出话题,列举了非洲语言文学和英语/法语/葡萄牙语等西方文字书写的文学之间存在的二元关系。她指出这一系列的二元对立容易带来思维误区,并强调非洲文学不等于口头文学,口头文学不等于传统文学,现代书面文学也并非等同于欧洲语言书写。之后,孙教授进一步阐释了口头传说与非洲历史的关系、非洲文学的定义、非洲本土语言文字的发展历程、非洲文学的研究方法等问题。
孙晓萌教授讨论了口头传说与非洲历史的关系,强调口头传说既是一种研究方法,又是一种史料来源。一方面,运用口头传说是非洲古代史研究的重要特征之一;另一方面,尽管口头传说包含着对当时社会关系和社会结构的解释,但是在流传过程中受到社会环境和价值观的诸多影响,可靠性还有待进一步证实,要通过语言学进行修正。
接着,孙教授以北尼日利亚地区为例,指出当地语言豪萨语曾是英国殖民统治的重要工具。后殖民理论研究规避了使用本土语言创作的作品,这一选择有意无意地强化了欧洲语言创作的作品代表了非洲现代文学起源这一假说。孙教授提出,出于在殖民地建构意识形态空间的需要,殖民者将拉丁化豪萨文确立为殖民地统治用语,以此弱化殖民地内部因方言多样性导致的身份认同分化。这种间接统治的方式鼓励和嘉奖使用非洲本土语言进行创作。因此,非洲之一批现代作品不是用英语或法语创作出来的,而是使用本土语言创作的,这种本土语言作品才是非洲现代文学的起源,即使不是唯一,也是不容忽视的。
之后,孙晓萌教授分阶段介绍了非洲文字的发展状况。之一阶段包括古埃及语、努比亚语、盖兹语和塔马齐格特语,这些语言历经数世纪发展出完整的文字体系。第二阶段是 *** 教在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区的传播阶段。为实现对宗教经典文本的本土译介,使用 *** 字母书写豪萨语、斯瓦西里语等非洲语言的“阿贾米”形式出现了。孙教授强调,当前,阿贾米书写的大量文献有待发掘,相关研究大有可为,其成果亦意义深远。第三阶段是基督教的传入及殖民统治时期,这一时期的非洲语言遭遇了大量拉丁化过程。一方面,已用阿贾米书写的非洲语言被拉丁化问道,另一方面,之前没有阿贾米书写的非洲语言被直接使用拉丁语记录。从整个过程看,宗教在非洲语言的书面化过程中发挥了决定性作用。此后,拉丁化豪萨文经历规范化发展成为博科现代语。在介绍过程中,孙教授为非洲本土语言文学受到太少的关注而感到遗憾,鼓励大家对被忽略的空白领域进行研究。
孙教授还介绍了殖民者利用非洲本土语言建立殖民机制的过程。通过翻译局、文学局、真理出版公司、北方地区文学局、豪萨语文局等机构推动,原本口耳相传的文学传播模式转变为文本阅读与图书发行,原本鲜有想像、难以脱离神话原型的非虚构文学创作在吸收大量域外文学后得以颠覆,进而引发殖民地社会文化生活的重大变化。孙教授特别指出,殖民时代的文学“建制”受帝国统治阶级直接掌控,其出版和发行在赞助体系的话语和制约中才得以实现。她还强调不能忽视非洲现代文学的“政治化”,即语言文学与民族主义运动之间的密切关系。
最后,孙教授总结了从事非洲文学研究的能力要求与研究方法。她建议大家多使用文献法、历史学、社会语言学、政治学等跨学科研究方法,主张要树立自觉的学科意识、研究的主体立场,在研究中要注重多元文化互动,拓展研究视野等。
在随后的提问环节,针对非洲研究复杂性的问题,孙晓萌教授建议学者们在研究时既要细化到网格点,同时又要跳出研究对象。孙教授还解答了资料搜索与非洲文学翻译的问题,并对我院已取得的前期成果表示欣赏,希望大家能够利用正在翻译的非洲文本开展研究,进一步推动学科发展。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作者:admin,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天心神途传奇手游发布网。
原文地址:《问道 学术外院|北山问道第112讲:历史的书写与非洲现代文学的生成播报文章》发布于:2023-11-30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