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播报
编辑
桃花源的传说,源于陶渊明描绘的“世外桃源”。桃花源属“江南古陆”,历经5次造山运动,升降交替,自然妙造,胜迹天成。桃花源是东晋诗人陶渊明笔下《桃花源记》所述避秦绝境原型,后人所称“世外桃源”真迹。奇山、秀水、武陵人的渔樵耕读生活,孕育了世代相传的桃花源传说。 [1]
传说故事播报
编辑
据传说,上古唐尧时,善卷先生就隐居在与桃花源一水(沅江),相依、相距几十里路远的常德枉山(即今德山)。这位虞舜以天下相让而不受的德高望重的隐者,给湘沅之地带来了文化与文明。夏、商两代桃花源记,这里属百濮。春秋时,周成王封熊绎为楚子,故有“熊楚”之称。楚时这里处于南荒,于是楚子侵占百濮,将这一带改为“黔中”,桃花源即在黔中境内。春秋后期,楚平王(前528—516年在位)在今桃源县境内筑了采菱城。从发掘出的采菱城遗址来看,桃花源这一带开发较早,文化相当发达。 [1]
桃花源传说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桃花源均属武陵郡沅南县。就在这一历史阶段的晋代,桃花源这处山水风光胜地便开始有了建筑。明人陈洪谟编纂的《嘉靖常德府志》载:“桃源观,晋人建。”南北朝宋永初二年,东晋大诗人陶渊明写下了千古杰作《桃花源诗并记》,描绘了一个没有纷争、没有剥削、没有压迫、丰衣足食、怡然自得的理想王国——桃花源。《桃花源诗并记》问世之后,使桃花源声名大噪,现实中的桃源山、桃源观、桃花山、桃川宫等名胜景物随之闻名遐迩。 [1]
进入唐朝,桃花源得到了很好的保护与开发。唐初,朝廷敕各道建玄元皇帝庙,于桃花源重建桃花观,并免除附近20户农户的徭役,以奉洒扫。大历八年(773),桃源观道人瞿柏庭羽化,后人在桃源山建迹坛和瞿仙馆。元和初年(806),文学家刘禹锡贬朗州(今常德)司马,常到桃花源游览,题下“桃源佳致”,并留下了碑文。 这一历史阶段,桃花源传说开始出现,桃花源里的隐逸文化得到更进一步的延伸。 [1]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作者:admin,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天心神途传奇手游发布网。
原文地址:《桃花源传说》发布于:2024-01-24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